小包挂大乾坤!今天你找到“挂友”了吗?
2025-08-03 18:22:55 来源: 潮新闻
7月27日,杭州国际博览中心,第三届梦乡动漫展进入最后一天。穿梭在一众Coser(角色扮演者)中,记者被一道独特风景吸引——几乎每一个背包上,都“长”满了各式挂饰。一个个动漫角色玩偶、金属徽章、手工挂饰,就像“移动展示台”,无声宣告着主人的个性与喜好。
这份“行走的个性宣言”,并非只存在于漫展这样的特定场合。地铁车厢内,随处可见许多手提包上挂着毛绒玩偶;运动场上,不少人的运动包缀满体育偶像的徽章……
今天,包上挂点啥,似乎已成为“Z世代”的一种默契。这些小物件早已不再是单纯的小点缀,被年轻人赋予更多内涵。
这届年轻人的包,越来越不同
“选包挂,要么颜值高,要么够特别!”作为资深包挂控,来自江西的“00后”女生小程每次出门前,都得给爱包精心搭配一两个小挂件。她向记者分享:“看着它们就眼前一亮,心情瞬间变好,连带着整个包包的气质都加分不少!”
现代包挂的多样化可追溯至20世纪末。丝巾、尼龙绳挂坠、重金属链条、毛绒玩偶、徽章等饰品都可以成为包袋的个性化配件。
走进杭州湖滨银泰in77购物中心内的一家包挂专营店,店面多巴胺的配色瞬间将人拉入梦幻世界。墙壁上、柜台前,一款款包挂更是让人眼花缭乱:动物造型或卡通角色的毛绒玩偶自带软萌气质;皮质挂件传递着复古质感与文艺气息;深受二次元群体喜爱的“吧唧”(徽章)包挂,则将动漫角色或偶像形象,通过链条或挂绳随身携带……
“这两年,来买包挂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,几乎成了日常逛街的‘标配’。”店员介绍,为了跟上年轻人瞬息万变的喜好,店里会紧盯社交媒体热点和动漫游戏IP动态,不断更新产品。

在包挂爱好者眼中,这些小物件远非简单装饰。它们为单调的包袋注入灵魂,一直以来都是个人风格外露的“时尚勋章”:迪士尼爱好者钟情于玲娜贝儿玩偶,游戏玩家偏爱角色模型挂饰,追星族则常挂上偶像头像或应援标语……
小小的挂件,俨然包包主人们无声的名片。
私密的情感投射
很多人痴迷包挂,绝不只是为了这些小玩意在包上“抢C位”。“包挂的设计只是有形的外壳。”长期关注社会心理的浙江传媒学院硕士生导师巩述林分析说,“它承载着的,还有特定群体的情感投射。”
东华理工大学大三学生章艺的包上,常年挂着一个毛茸茸的比熊玩偶。对她来说,这家伙就是家里小狗的化身:“上学时狗狗托给爸妈照顾,我就把玩偶挂包上,摸一摸就好像它在用毛茸茸的小脑袋蹭我。”

“从心理学角度来讲,这是一种情感补偿机制。”巩述林表示,“就像有人会把玩偶当成自己的娃,包挂提供了一种低成本、低风险的情感联结方式。”这些玩偶包挂,早已跳出“幼稚”的标签,悄然融入成年人的精神世界,成为他们对抗孤独、安放情感的无声伙伴。
当下,人际疏离感加剧,单身与独居现象普遍,不少年轻人甚至坦言存在“社交恐惧”。然而,包挂却以其天然的社交属性,成为一种无声的情感密码,是人际交往中连接彼此、确认身份的独特纽带。
今年5月,杭州大会展中心的同人创作交流展上,动漫迷们个个身挎爱包,寻找同好。“看到有人带着同人周边,秒懂是同担,当场就能‘认亲’!”来自南昌的周云向记者传来她亲手扎的“痛包”照片,上面挂满心爱角色的“吧唧”。
线上社区的繁荣,更印证了这种情感共鸣与寻求认同的渴望。记者观察到,在小红书平台上,仅“包包挂件”话题浏览量就高达11亿次。海量的分享帖里,用户们不仅展示着心爱的挂件,更倾吐着背后的故事与情感。每一次点赞、每一条留言,都像是一种陪伴与认可:“我懂你”“我也喜欢”“我们是同路人”。在这个庞大的“挂友”圈里,人们在展示自我珍藏的同时,也乐于欣赏别人的心头好,就好像“找到了组织”,心里暖暖的。
“包挂+”撬动更大市场
换一只包挂,仿佛换了一款新包。展示包挂百变玩法的同时,个性化配饰的吸引力正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。根据行业研究平台中国报告大厅的数据,2024年我国挂件市场规模约为21亿元,各类挂件产品包括吊坠、吊饰、钥匙扣等市场销售量稳步增长。
淘宝平台上,一只售价199元的胡萝卜公仔挂件,全网热销9万多件;京东商城内,超两万人购买迪士尼史迪奇系列挂件玩偶;拼多多上,一家专卖文字挂牌的小店拼单数突破30万件……
嗅觉敏锐的商家纷纷入局,推出各类创意包挂产品,助长消费热情。
在杭州一家晓风书屋店内,一排玩偶挂件十分吸睛。“这些萌态十足的小动物款最受欢迎,有款小狐狸挂件已经补货三次了,”李店长笑着介绍,“它们既符合当下的情绪消费与审美需求,也兼具治愈感和实用性。”
这波包挂风潮也让越来越多经营主体打开思路,撬动了跨界融合的“包挂+”模式。最近,浙BA赛事火热,文创品牌吴越信物迅速反应,特别推出“(临安吴越)篮球毛绒挂件”,并在赛事期间作为礼物送给球迷们。“现场观众反馈特别好,赛后不少人在社交平台追问购买渠道。”杭州临安陌上花文化策划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玭说。
不少景区受到启发,借“文旅+包挂”思路,让标志性风光“跃”上人们的背包。今年6月,西湖文创推出一款“春日花花雷峰塔限定”挂件,粉白渐变的塔身,搭配棕色的软萌手脚,精致可爱。游客小甄的手提包上就挂着它:“暑假来杭州旅游时一眼就爱上了,现在每次看到这个小娃娃,都会想起‘白娘子’,仿佛又回到了西湖边,感觉特别美好。”
从漫展上的个性宣言,到日常通勤的随身陪伴,再到文旅消费的文创载体,小小的包挂已深度融入现代生活。业内专家表示,随着Z世代逐渐成为消费主力,承载着个性、情感与文化的包挂,有望持续撬动更大的市场空间,产生更大的文化影响力。
潮新闻 实习生 杜晨宇 曾思丹 记者 周林怡
责任编辑:陈丹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