彭水:用法律丈量行为边界 以真情唤醒迷途灵魂
2025-08-04 09:54:50 来源: 第1眼TV-华龙网
第1眼TV-华龙网讯(通讯员 邱腊梅)在彭水的社区矫正一线,有一群特殊的“摆渡人”——他们既是法律的捍卫者,也是心灵的引路人。从酗酒颓废的失意者到幡然醒悟的父亲,从叛逆少女到主动普法的“宣传员”,一个个鲜活的故事,见证着彭水社区矫正工作从“管得住”向“矫得好”的深刻转变。
法治温度融化心灵坚冰
近日,笔者在彭水县龙溪镇司法所所长倪小兵的办公室里看到,一把砸碎的酒壶格外显眼,这是社区矫正对象改变的鉴证。据了解,刘某曾终日酗酒、抗拒管理,倪小兵没有简单训诫,而是花了半年时间走进他的生活。当得知刘某因儿子工伤赔偿问题陷入绝望时,倪小兵主动协调解决。法律与温情的双重感化下,刘某亲手倒光存酒,砸碎酒壶:“我要重新做人!”
同样被改变的还有问题少女张某。父母离异、留守、未成年——这些标签让她一度自暴自弃。矫正期间,张某手术住院无人照料,倪小兵像父亲一样带着营养品守在病床前,还联系她的朋友轮流照顾。“原来我这种人也有人管。”张某的这句话,让倪小兵红了眼眶。如今,她已从“刺头”变成自觉守规的矫正对象,脸上有了久违的笑容。
小团队守护大平安
“绝不能让抢车事件发生!”彭水绍庆街道司法所工作人员王锐接到预警时,社区矫正对象刘某已召集十余人准备赴重庆“抢回”被抵押的车辆。王锐一边联动公安紧急调解,一边驱车火速追赶。最终,车辆通过合法途径当日追回,一场可能升级为群体性事件的危机被化解于无形。“法律是底线,但解决问题需要速度和温度。”王锐说。
而在彭水汉葭街道司法所,3名工作人员以初心实践,承担着该县四分之一社区矫正对象的监管重任。这个“全国模范司法所”用“刚柔并济”交出高分答卷:档案规范成为全县模板,对叛逆少年、感情受挫者、失学迷茫者的诉求100%响应。所长李娟的笔记本上记满了矫正对象的生日和家庭困难,“管得宽”背后是“控得准”的智慧与“矫得好”的初心。
从“被矫正”到“助他人”
最动人的蜕变发生在普法课堂上。曾经的矫正对象站在赶集日的普法摊位前,向乡亲们讲解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。一位大叔打趣:“你也懂法了?”他认真回答:“法律不是枷锁,是护身符。”这种“反哺式”普法,让矫正对象在传播法治的过程中完成自我救赎。
而暂予监外执行的癌症患者肖某,用行动诠释了“新生”的意义。路遇老人和孩子因车祸受伤,他强撑病体将伤者送医。面对家属的感谢,他轻声说:“这是我应该做的。”这份善举,成为彭水矫正工作最珍贵的注脚。
从龙溪镇司法所的“情感矫治”到汉葭街道司法所的“精细治理”,彭水以“矫行正心、赋能新生”为核心理念,探索出一条既有法治硬度又有人情温度的社区矫正之路。
责任编辑:刘思利